油氣泄漏怎么辦?讓細菌來吃掉!
油氣泄漏怎么辦?讓細菌來吃掉!
■夏 寧/編譯
在美國,有超過34萬千米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每年運輸160億桶左右的原油、精煉石油及液化天然氣。此外,還有長達數千千米的管道蜿蜒于海底。這些管道一旦破裂,無論從商業還是環境角度來看,代價都是慘重的。
比如,人類工業史上最大的石油泄漏事故、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和生態災難——2010年4月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造成至少56萬噸原油流入墨西哥灣。污染導致墨西哥灣沿岸的濕地和海灘被毀,漁業受損,浮油及沉到海底的油污威脅動植物安全,嚴重影響海洋生態平衡。
因此,采用可靠的方法來監測這個龐大網絡的油氣泄漏,無疑至關重要。
監控方式多樣
事故依舊頻發
目前,在美國,管道操作員采用多種方式監控基礎管道設施。比如,雇用技術人員巡視管道,利用手持式感應器尋找從極其細微的裂縫中釋放的天然氣;或者利用配有激光或紅外線攝像頭的無人機、飛機或直升機在空中掃描整個管道網絡;又或向管道里放置“聰明的小豬”——一個圓柱體、載有傳感器的機器,用于檢查整個管道的內部情況。
然而盡管如此,事故依舊頻發。據管道和有害物質安全署的統計,在1998年至2017年間,美國本土一共發生了超過11700起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事故,導致超過70億美元的商業虧損,并造成1296人受傷和334人死亡。因此,開發一種可靠、有效的監控方式迫在眉睫。
細菌傳感器
吃掉碳氫化合物
致力于解決此項問題的科學家們注意到有一些自然生長在土壤和海洋中的微生物可以吞噬某些碳氫化合物,比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這些微生物的菌落能夠在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中英國石油公司的馬孔多油井里泄漏的石油中茂盛繁殖。其實攝取化學物質并產生電子作為副產物的微生物已經被科研人員研究得很透徹,如從廢水中除去污染物并同時產生電流的微生物燃料電池。
來自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的環境工程師維拉·納內什沃·古德(Veera Gnaneswar Gude)解釋說:“某些微生物能夠降解或吃掉污染物,并在此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電壓。”古德和他的團隊希望可利用這些微生物與生俱來的本領將他們包裝成傳感器。
傳感器長約幾厘米,附著在管道外部。它們能夠探測泄漏的碳氫化合物,并向監測人員發送無線警報信號。而更高版本的、長達數米的傳感器,則會用來幫助泄漏后的清理工作。
據古德介紹,這些依附在管道外部的細菌傳感器可以與現有的設備協同工作,縮短儀器檢測和反應時間,減少從管道中泄漏并污染環境的石油和天然氣的數量。
微生物電池工作原理
古德的新傳感器工作時就像一塊以生活在海水和海洋沉積物里的微生物為基礎的電池,它一側的陽極由含有一定濃度、嗜食碳氫化合物的微生物多孔膜制成。當碳氫化合物分子通過該膜,微生物便會吃掉它們。接著電子穿過調節和測量電子流的電阻器,不斷移向陰極。這樣,陰極里面嗜食電子的細菌菌落便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了。
正常情況下,沒有發生泄漏的時候,這些微生物以水或土壤里的有機化合物為食。假如油氣泄漏,它們發現了碳氫化合物的饕餮盛宴,自身代謝便會加劇,從而引起電子數量激增。這個變化的高峰可以被電阻器或陰極里面極其微小的電路所捕獲。一旦峰值超過了閾值,傳感器便會發射一段無線信號通知技術人員。
可靠性仍有局限性
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克里斯特·雷迪(Christ Reddy)高度評價了此項研究,在他看來,利用細菌作為依附在油管外部的傳感器是一個很聰明的想法。他說,“細菌是非常能干的微生物降解器,研究者面對的是一項有趣的挑戰,如果他們能成功,那實在太棒了”。
但同時他也提醒,有時候細菌可能會停止對碳氫化合物的攝取。雷迪解釋:“這就像一頓自助餐,細菌挑的盡是肥碩的蝦和頂級肋排。倘若食物難以攝取或者不那么可口的話,它們很可能選擇不吃,停止進食。”這樣一來,人們便很難完全依賴細菌從事這項特殊的監測任務。
盡管有瑕疵,細菌傳感器仍是一種令人期待的新型監測工具。古德在今年召開的一場美國化學協會的會議上作了關于傳感器研究的報告。
古德表示,他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可以為監測油氣泄漏提供整體方案的傳感器。這樣的傳感器既可以用于管道,也可用于油輪、卡車和儲油罐。最終,他們希望開發一個更大的系統來吞噬泄漏物,以改善污染后的清理工作。
所以,能夠吃掉碳氫化合物的細菌傳感器,小可監測油氣泄漏,大可清理污染物。非常希望它能早日面世,造福人類,保護地球。